亲爱的家长朋友们:
你们好!
健康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,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学校和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。作为孩子最亲近的人,您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或许特别关心,可是,您了解您的孩子吗?您懂得孩子的喜怒哀乐吗?
中小学时期的学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,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。他们的许多心理冲突,或被自我掩盖,或被成人忽视,以至于不少学生感到孤立无助,只好都隐藏在心灵深处,备受煎熬,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。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,关注心理健康、积极调节心态对于我们的生活、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都非常重要。
一、什么是心理健康?
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,心理健康,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、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,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,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,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,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。
二、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:
1.敏感:青少年多是自尊心较强,且心理承受能力又低。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,就会生气、愤怒,常常神经过敏,多疑。从而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心理负担,导致神经过敏。
2.叛逆:青少年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,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,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,父母不让做的事一定做,让做、能做的事却不做,从而产生逆反心理。
3.嫉妒:即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。当别人比自己强(如学习、相貌、人缘等),表现出不悦、自残、怨恨、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。
4.失落:青少年抱有许多的幻想,希望将其变为现实,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,就产生了挫折,便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。
5.自卑:胆小、不敢表现自我、对自己缺乏信心,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,有低人一等的感觉。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,心理承受能力脆弱。
6.孤独
通过调查发现,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,性格孤僻,不愿意与人交往,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,不接纳自己。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,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。
三、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
1.身心成长的失衡
该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,他们阅历浅,知识和经验不足,认识力、理解力、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。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使小学生出现许多困惑、烦恼和躁动不安,产生心理问题。
2.家庭教育的误区
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,家长只重视孩子的考试、升学,却不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、交往能力、个性培养以及社会行为规范的培养等。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时,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,便会使青少年感到压抑和不满,给孩子造成疑虑、忧郁等心理疾患,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。
3.社会环境的影响
学校教育展示给学生的是正面教育,而当今各种思潮冲击着我们的社会,纯洁的教育内容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形成强烈反差,致使学生陷入无以参照、无以归附的境地,学生思想的混乱、情绪的波动,也是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之一。
四、应对中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对策
俗话说:“心病还需要心药治”。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,处理起来较为棘手,但是并非与生俱来,更不是不可救治的。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,对症下药,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。在实践中,不妨试试采取以下方法:
1.消除逆反心理——沟通与交流
我们首先培养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,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;其次是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大人,明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,都是善意的批评,家长老师也是人,也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,也会犯错误。我们只要抱着宽容的态度去理解这些事情,也就不会逆反了;再次是正确认识自我,把握自我,努力改善自我,平时常提醒自己遇事尽量克制,多进行沟通,增加信任度,也就多了一份理解。
2.消除孤独自卑心理——增强自信
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一般来说主要是因为生理的原因、遭遇挫折和心理创伤、性格因素、家庭教育问题以及需要的得不到满足等。消除自卑孤独心理关键是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。分析自己的优点,正确做出评价,发挥自己的长处;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。最后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。自己找到自己的突破口,通过勤奋努力,在某个方面做出成绩来。
3.消除敏感与脆弱心理——培养意志
消除脆弱心理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世界观,提高认知水平;其次是提高自控水平,培养耐挫能力;第三是克服悲观消极的心态,树立自信心和上进心;最后是学会释放消极情绪,摆脱悲观失望的方法,即通过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,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来转移注意力,多结交知心朋友,寻求社会力量的帮助等。
中小学阶段是人生长发育期,此时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奠定孩子的心理健康基础。一个人的性格、情绪、意志、品质、兴趣爱好等都将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,我们只有从小抓起,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,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,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!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